达州市中心医院01-03 16:56
近段时间,奥密克戎来势汹汹,“小阳人”激增,白衣天使又一次站上火线。
疫情肆虐,你们,还好吗?
“我们还能上,我们还雄起的!”面对同样感染带来的病痛,面对生病导致的医护减员,面对病患人数的激增,面对就诊量的翻倍……面对重重困难和巨大考验,达州市中心医院的“白衣天使”们没有退缩,毅然坚守。
因为,勇气,是生命在艰难时刻奋不顾身的相信。相信,是时间赋予生命坚韧恒久的勇气。宜将剩勇追穷寇,达州市中心医院奋勇前行,以专业素养为砖,以仁心毅力为瓦,集全院之力做好“四保”:保急诊、保发热、保重症、保必须,全力解决群众就医需求,兜住生命保障底线;全力保障物资供给,打提前量、开源节流、减员不减量,筑牢医疗支撑防线;全方位实施关心与关爱 ,既要顾大家,也要顾小家,护好同心抗疫战线,兜住生命保障底线,为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疫城墙。
他们始终坚信,寒冬过后,春暖花开时,拨开阴霾,终能照进光。
科学规划 合理调配
切实做到应收尽收
2022年12月初,奥密克戎快速传播,朋友圈里“中招”消息不断,社会面阳性感染者人数激增。达州市中心医院第一时间敲响“战疫警铃”。
“我们一定要稳住阵脚,充分考虑患者救治,做好相关应急预案,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达州市中心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因势利导,战略思想迅速从常态化疫情防控转变为精细化医疗救治,多次召开专题会,科学制定应急诊疗方案和大规模危重症患者收治措施,确保医疗救治落实到每一环节。
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引下,该院整合各方资源,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利用互联网医院平台线上为新冠及普通患者看诊,并通过线上互联网流转的方式就近取药,极大方便了就医患者。为广大急诊发热患者以及危重患者24小时开通绿色就诊通道,保障来院患者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达州市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页面
通过互联网医院,患者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平飞问诊
同时,该院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对西区分院发热门诊、传染病区等进行了综合改造,规范建设了“三通道”,医院负压病房达到9间,核酸单次检测能力从最初的300人次/天提升到1万人次/天,改善了救治条件,提升了救治能力与核酸检测能力。
在保证科室正常医疗秩序的前提下,达州市中心医院还根据各科室综合情况,实行分组负责制,将各科医护人员及三方人员分成2-3组,每5天一轮换,每组人员上班前提前准备5天的基本生活物资,上班期间负责科室所有医疗活动,实行闭环管理,食宿均在科室进行,合理安排休息。
全力以赴 迎难而上
医护连轴转解决病患困扰
急诊科和发热门诊作为新冠感染的“前沿战线”,2022年11月下旬以来,挂号人数呈倍数增长。据统计,2022年共收治发热患者3000余人次,其中12月收治发热门诊病人622人次,占比超20%。
不仅如此,发热门诊、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门诊人次和入院人次,以及重症医学科入院人次较2021年都有了10%至30%的增长,特别是12月,就诊量更是成倍增长。
伴随着就诊数量的激增,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是成倍增长。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冠感染者入院,医护感染也开始“遍地开花”,到12月中旬前后,达州市中心医院医护感染已超过90%。“最严重的时候,很多科室仅有三分之一医护人员能正常上班。”
急诊科护士陈黎黎没躲过奥密克戎的攻击,发着高烧却依旧坚守岗位。在一次抢救患者途中,由于情况危急,再加之身体不适,精神疲劳,她不慎受伤导致脚出血,却还是坚持着完成了工作。
“近阶段,通过急诊渠道就诊的大多数都是新冠感染者,严重的还表现出白肺症状,情况非常危急。”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何青松告诉记者,尽管医院已经想方设法增派人手,但每天大家还是忙得不可开交。“其实不止是急诊,整个医院都在坚持,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也是一样的。”何青松说,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在为了让患者能尽快就诊、及时就医而坚持着。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战疫”主阵地之一,近期科室门诊每天最多会诊80余人,会诊量是平时的2-3倍。“科室60张床已是满负荷状态,呼吸机也全部投用。”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平飞介绍,为保障更多新冠感染病患能都得到治疗,医院临时增加了57张床位。即便如此,却还是远远不够。“源源不断地有病患来。”
重症医学科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病床全饱和。在ICU病房内,危重症患者需要实时监护、治疗和护理。抢救、翻身、拍背、吸痰、输液……这些离不开医护人员24小时值守。“为尽力抢救重症患者,近期我们的病床保持极高的周转率,医护人员轻伤不下火线,每天根据患者诊治情况进行床位调整,争取空出一两个床位收治各病区送来的危重患者。”重症监护室主任郑详德沙哑着声音和记者没谈几句就只能说声抱歉便转身投入到工作中。
各科室内,医护人员们各司其职,竭力救治患者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患者多、医护少、工作强度大,这是当前各科室、各病区的真实现状。尽管身心疲惫,但医护人员没有一句怨言,扛着肩上那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负重前行、迎难而上,义不容辞地去尽力救治每一位患者。
“病情稍微好转就顶到一线去!”“到现在已经连续上了20多天班了,但我还可以坚持”“换我来,我能上”……一句句简单的话语,却凝聚着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和团结互助的友爱精神。特殊时期,哪有什么“天选打工人”,有的只是这句真情实意的“我能上,我还能坚持”!
保障后勤 筑坚强后盾
拥抱繁花似锦的春天
“你保护大家,我保护你。”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全院医护人员带病冲锋在一线,竭尽全力保护病患生命安全。医院党委则在身后筑起最坚实的后盾。
针对患者激增、用药量翻倍、呼吸机不足等困难,该院多措并举,提前大批购置了相关必需物资,确保患者在医院能买到药,用上药。同时,合理分配临床一线必备资源,以最紧缺的N95口罩为例,优先保证发热门诊、急诊、门诊以及重点临床科室的发放使用,同时再根据储备情况和实际需要逐步提高发放量。在供氧方面,该院在保证供氧系统24小时处于正常运行的同时,为各临床科室配备有备用瓶装氧,目前,该院可用储备瓶装氧共计170个,瓶装氧备用充足。
该院一方面扎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一方面也做好人文关怀。
针对本地疫情严峻形势给医院疫情防控带来的巨大挑战,在该院党委的安排部署下,药学党总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近20人,利用下班时间加班加点、夙兴夜寐,先后共煎制中药汤剂25000余袋,用于免费分发给在院的患者、陪伴及一线医务人员。为医院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该院领导班子前往临床一线,看望慰问医务人员和患者,叮嘱大家既要保障住院患者的生命安全,也要关注自身健康问题。
该院领导班子为医护送药、探望临床一线
受疫情影响该院对住院病区实施闭环管理后,为解决患者及陪伴人员生活中的不便,该院积极组织志愿者活动,发动全院人员开展送生活必需品及送餐等志愿服务,累计配送物品20000余次,让住院患者及陪伴人员的生活得到保障。这支日行两万步,日送五千份餐食的志愿者队伍也成了医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封闭管理期间,志愿者为患者送餐
目前,达州市中心医院医务人员挺过了新冠肺炎对自身的感染侵袭,也经受住了这一波医疗救治高峰的重大考验。尽管医疗救治工作任重道远,但大家坚信,尽己所能,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定能蹚过疫情的泥沼,拥抱繁花似锦的春天。
编辑:郝佳佳
暂无评论